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在线留言 | 视频中心
联系电话:13791177901(同微信)

催眠中的假设

2018-10-5 点击:2070

中德班感想札记(二十)
      中德心理连续培训项目聚集了欧、美、亚、非等世界各国的最顶尖级心理学界领军人物,被人们比喻成中国心理学界的航母。以下是于敬东老师在中德班催眠治疗连续项目中的部分内容。 

艾瑞克森学派的临床治疗的重要假设
一、合作的原则
      1、接受并且善用案主的资源。
      2、案主阻抗来源于治疗师的治疗方法,而不是想改变的意愿。治疗师要考虑如何把希望纳入治疗。催眠上对阻抗理解为来访者对治疗师的反馈,要灵活,这种反馈和心理治疗不同。 

二、聚焦于未来,不是过去
      精神分析认为过去影响未来,并着重探讨过去如何影响现在;而催眠则是聚焦在未来,以及未来如何影响行为。催眠的一个因素是痛苦,另一个因素是希望、目标和改变。咨询师需要去发现和认可案主怀着的希望:一个人不是因为过去受苦,而是因为过去的记忆而受苦,如果把注意的焦点放在未来,未来就变得可触及——案主可以畅想未来作为体验,思考需要花多少时间,完成怎样的目标。
      比如癌症患者:我希望不要那么痛。你希望ta,便成为ta的样子。心里的?身体的?
自杀者:我不想过以前那样的生活。每个人心里都有希望隐喻:方向上的引领,你知道来访者知道吗?
      系统的思维:从家庭治疗出来的,对于心理治疗,个体治疗取向艾瑞克森是家庭治疗的先驱,例:假设15岁进食障碍女性,大多数治疗师会和家庭工作。父母关系会造成孩子的影响,我们会通常把整个家庭最为治疗单位 ,或者更大的团体。谁把这个人送进医院?那个人是有动机的。来访者不一定是有动机的。如果你觉得来访者动机不大,你更要仔细的考虑来访者的动机问题。比如,不住院,是不是愿意和你工作,这就是动机。或者他可以决定,我可以和你谈什么?

三、积极主动的治疗
      不同情境中,人们对消极的情境有不同的界定。催眠是内在的工作,他会体验到一些事情会积极主动地治疗,来访者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。治疗师的主动可以激发来访者的动机,比如,你是不是自己去观察一下放松的经验?这就是让她动起来。或者,你可以在美国找个治疗师,这也是让她动起来。催眠中可以创造这个体验,催眠后也可以创造,催眠间期也可以有这个体验。